2025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(国家“双一流”学科)导师媒体资源丰富,核心导师及信息如下:新闻实务方向的陈阳教授,现任川大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,研究聚焦“深度报道与调查 journalism”,近3年在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发表论文6篇,与《华西都市报》《四川日报》合作开展“县域融媒体建设”研究,为研究生提供一线采访实习机会。其对研究生要求:需具备“新闻采写能力”,复试需提交1-2篇原创新闻作品(如深度报道、通讯),硕士期间需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至少3篇新闻作品(或1篇核心期刊论文)。
传播理论方向的刘敏教授,研究领域为“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”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“算法推荐对舆论场的影响及规制”(经费45万元),与字节跳动、腾讯合作开展“短视频传播效果”研究,实验室配备舆情分析系统(如清博指数、新榜)。招生偏好:本科为新闻学、传播学、汉语言文学专业,需具备“传播学理论基础”(如掌握议程设置、沉默的螺旋理论),复试会考察“新媒体案例分析”(如分析抖音短视频的传播机制);跨专业考生(如社会学专业)需提前阅读《传播学教程》(郭庆光版),补充理论框架。
考生联系导师时,建议在邮件中附“新闻作品合集”或“舆情分析报告”,陈阳教授注重“采写实践经历”(如校园媒体工作、实习报道),刘敏教授关注“新媒体技术认知”(如提及AI生成内容对新闻业的影响)。川大文新学院导师信息在官网“师资队伍”板块(2025年3月更新),邮件回复周期约3个工作日,建议9月预报名后发送邮件,避免10月后集中联系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