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政治笔试基础阶段:马原原理理解与考点梳理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2-03 14:00 来源:张老师

考研政治笔试包含马原、毛中特、史纲、思修、时政5个部分,其中马原(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)是“最难理解但最易得分”的部分——若基础阶段(3-6月)能吃透马原核心原理,后续强化、冲刺阶段会事半功倍。马原占政治总分约24%,考点多为抽象概念(如“唯物辩证法”“剩余价值理论”),需用“案例法”拆解,避免机械背诵。

第一步:明确马原基础阶段核心考点,聚焦“理解型内容”。马原分为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”“科学社会主义”三部分,基础阶段重点复习前两部分,尤其是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(占马原分值约60%)。核心考点清单需明确:唯物论(物质、意识、实践的关系)、辩证法(两大特征、三大规律、五对范畴)、认识论(实践与认识的关系、真理与价值)、政治经济学(商品二因素、劳动二重性、剩余价值生产)。这些考点无需背诵细节,只需理解“核心逻辑”,如“辩证法三大规律”中,对立统一规律是“根本规律”,质量互变规律是“形式规律”,否定之否定规律是“发展规律”,需先理清规律间的关系,再逐个理解。

第二步:用“案例法”拆解抽象原理,降低理解难度。马原原理抽象,直接背诵易“记混记漏”,需结合生活案例或真题案例理解。例如理解“对立统一规律”(矛盾规律)时,可举“考研复习中的矛盾”:“想多刷题”与“时间不够”是矛盾的两个方面,二者相互依存(没有“想刷题”的需求,就不会有“时间不够”的问题),也可相互转化(通过“提高刷题效率”,让“时间不够”转化为“时间充足”);同时矛盾有“主次之分”,“核心考点刷题”是主要矛盾,“低频考点刷题”是次要矛盾,需优先解决主要矛盾。再如理解“商品二因素”(使用价值与价值)时,可结合“考研真题资料”:真题的“使用价值”是“帮助考生熟悉题型、训练技巧”(满足复习需求),“价值”是“凝结在资料中的人类劳动”(编写者的整理、排版劳动),二者统一于“真题资料”这一商品中。每个原理理解后,记录1-2个案例,标注在教材对应位置,后续复习时可通过案例快速回忆原理。

第三步:梳理考点逻辑框架,避免“知识点碎片化”。马原考点间逻辑紧密,需通过“框架图”串联。例如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可梳理为“唯物论→辩证法→认识论→历史唯物主义”的逻辑链,每个部分下再分“核心概念→原理→案例”。以“认识论”为例:核心概念是“实践、认识”,原理是“实践决定认识(来源、动力、目的、检验标准)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”,案例是“考研复习中,‘做真题’是实践,‘总结解题技巧’是认识,通过‘做真题’(实践)总结技巧(认识),再用技巧指导‘做更多真题’(实践)”。框架图可手写或用软件(如XMind)制作,每天复习结束后花20分钟回顾框架,确保考点间的逻辑“不脱节”。

基础阶段复习方法与资料选择:资料首选《肖秀荣精讲精练》(马原部分),搭配“徐涛马原基础课”(B站或网课平台可看),徐涛老师擅长用“通俗案例”讲解抽象原理,适合基础阶段理解。每天复习1小时,先看教材15分钟(梳理考点),再看网课20分钟(听案例解析),最后花25分钟整理案例与框架。无需做练习题(基础阶段练习题价值低),也无需背诵原理内容,只需达到“看到原理能回忆起核心逻辑与1个案例”的目标。常见误区需规避:一是“过早背诵原理”,基础阶段背诵易遗忘,且无法应对真题中“结合材料分析原理”的题型;二是“忽视政治经济学”,虽然政治经济学难度稍高,但基础阶段理解“商品二因素”“剩余价值”等考点,可避免冲刺阶段因时间紧张而放弃;三是“只看网课不整理”,网课听完后需自己梳理框架与案例,否则知识会“左耳进右耳出”。按此方法复习,4-5个月可吃透马原基础考点,为强化阶段(结合真题练分析)做好准备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