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剂阶段联系导师是获取复试信息、提高录取概率的重要环节,邮件是最正式、高效的沟通方式,需掌握模板与技巧。首先是“初次联系导师”模板,核心结构为“标题+问候+自我介绍+调剂意愿+自身优势+结尾感谢”,标题需清晰明确,格式为“调剂-姓名-本科院校-目标专业-总分”(如“调剂-李明-XX大学-计算机科学与技术-330分”),避免模糊标题(如“咨询调剂”);自我介绍需简洁,包括本科院校、专业、一志愿院校及专业、总分及单科成绩;调剂意愿需说明“为何选择该导师的研究方向”(如“关注到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XX研究,与我本科参与的XX项目方向一致”);自身优势需突出与专业相关的亮点(如本科绩点、科研经历、竞赛获奖、实践经历),控制在2-3个核心优势,避免冗长。
第二类是“补充材料”模板,若初次联系后导师回复“可发送详细简历”,需在邮件中附简历(PDF格式,命名为“姓名-调剂简历”),邮件正文简洁说明“根据您的建议,发送我的详细简历,若有其他材料需要补充,请随时告知”,同时可补充1-2个简历中未详细说明的优势(如“简历中提及的XX竞赛,我负责算法设计部分,最终获得省级二等奖”),避免正文与简历内容完全重复。
第三类是“复试前确认”模板,在收到院校复试通知后,需联系导师确认“复试重点”或“是否需要提前准备材料”,邮件格式为“问候+告知复试通知情况+咨询复试建议+感谢”,如“张老师您好,我已收到贵校计算机学院的调剂复试通知,复试时间为3月25日,想向您咨询复试中专业科目(如操作系统)的重点考察方向,若有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(如科研报告),也请您告知,感谢您的指导”,此类邮件需提前3-5天发送,给导师留出回复时间。
第四类是“复试后感谢”模板,复试结束后12小时内发送,核心是“感谢导师参与复试+简要回顾复试交流内容+表达录取意愿”,如“张老师您好,今天有幸参加您主持的复试,您关于XX研究方向的提问让我深受启发,也更坚定了我跟随您学习的意愿,若能有幸录取,我会尽快熟悉您的研究课题,做好前期准备,感谢您的时间与指导”,此类邮件能加深导师对考生的印象,提高录取概率。
沟通技巧需规避三大禁忌:一是“频繁发送邮件”,初次联系后若3天内未收到回复,可补充发送1次,超过3天未回复则无需再发,避免打扰导师;二是“内容浮夸”,避免使用“我一定能成为优秀学生”“我相信我是最佳人选”等绝对化表述,改用“我会努力适应研究节奏”“我希望能有机会跟随您学习”;三是“格式不规范”,邮件需使用正式落款(如“此致 敬礼! 学生:李明 2025年3月10日”),避免使用表情包、网络用语,附件需检查是否遗漏或损坏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