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二战跨考教育学:工科生300天逆袭双非上岸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1-10 14:20 来源:工科跨考教育学的王同学

大家好,我是一名二战跨考教育学的考生,本科读的是机械工程,因为对教育行业的热爱,一战时毅然选择跨考教育学,却因专业基础薄弱、复习方法不当以失败告终。二战这一年,我用300天调整计划,最终成功上岸双非院校教育学专业,今天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同样想跨考教育学的小伙伴。

一战失败后,我先复盘了问题:一是教育学专业知识几乎为零,连“教育学原理”“中国教育史”的基本框架都没理清;二是333教育综合背诵没方法,死记硬背导致背了就忘;三是英语阅读正确率忽高忽低,没形成系统解题思路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制定了二战备考计划。

首先是专业基础弥补,我从3月开始,用2个月时间看教育学入门书籍。先看《教育学基础》(十二校联编)和《中国教育史》(孙培青),每本书搭配对应的网课,边看边画思维导图,比如中国教育史按“先秦-秦汉-隋唐-宋元明清-近现代”的时间线梳理教育家和教育思想,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。这一步虽然花时间,但让我对教育学有了整体认知,为后续背诵打下基础。

然后是333教育综合的背诵,这是教育学考研的重头戏。我从5月开始背诵,用“框架+关键词”法:先背每章的大框架,比如“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人的发展”章节,先记住“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、影响因素”这两个大模块,再背每个模块下的关键词,比如“规律”包括顺序性、阶段性、不平衡性等,每个关键词后面用1-2句话解释。同时,我每天早上背新内容,晚上睡前用1小时复盘当天背的框架,每周日进行一次周复盘,用默写框架的方式检测记忆效果。到10月时,333已经完整背了3轮,后期冲刺时再结合真题抓高频考点,背诵效率提高了很多。

英语方面,我一战英语二只考了58分,二战目标是70+。我从3月开始每天背50个考研单词,用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”表规划复习,确保单词不遗忘。阅读是英语的关键,我从4月开始做真题,每天1篇,先自己做,然后逐句分析句子结构,整理不认识的单词和长难句,再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学习解题技巧,比如“细节题找定位句、主旨题看首尾段”。到11月时,我把2010-2024年的英语二真题做了2遍,阅读正确率从最初的每篇错2-3个,稳定到错1个甚至不错。作文方面,我10月开始准备,整理了小作文(书信、通知)和大作文(图表)的模板,每周写2篇,结合真题话题练习,避免模板化过重。

备考期间也遇到过心态问题,比如9月时看到身边二战的同学进度比自己快,会焦虑到失眠。这时我会暂停复习,和家人打电话倾诉,或者去操场跑几圈,把情绪释放出来。同时,我每天会写“备考日记”,记录当天的复习进度和心情,既能复盘计划,也能缓解焦虑。

最后想告诉跨考教育学的小伙伴:跨考不可怕,只要找对方法、坚持到底,就一定能看到结果。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,二战的意义不是重复,而是调整后的再次出发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