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2月5日 周五 多云
12月距离考研只有20天左右,全科模拟成为复习重点。之前单独做某一科的真题时,时间还能把控,但第一次进行全科模拟(按考试时间:上午8:30-11:30政治,下午14:00-17:00英语,第二天上午8:30-11:30数学/专业课),就出现了严重的时间分配问题:政治分析题答不完,英语阅读花太多时间导致翻译和写作仓促完成,数学前面的选择填空耗时过长,后面的大题没时间做,完全没适应考试节奏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开始从“还原考场时间+优化时间分配”两方面调整:
第一步是“严格还原考场时间进行模拟”:每周六、日按考研真实时间进行全科模拟,模拟时做到“三不”——不中途休息、不查阅资料、不延长时间,完全还原考场环境。比如周六上午8:30-11:30做政治模拟卷,提前10分钟到场,准备好答题卡、中性笔、2B铅笔,8:30准时开始,11:30准时停笔,即使没答完也不继续写,这样能真实反映在考场上的时间把控能力。模拟结束后,第一时间记录各科各题型的实际用时,对比“理想时间分配”,找出时间浪费的环节。
第二步是“分析时间分配问题并制定调整方案”:通过两次全科模拟,总结出3科各自的时间分配问题及调整方案:
政治:理想时间分配是“选择题40-50分钟,分析题100-110分钟”,但第一次模拟时选择题花了60分钟,导致分析题只剩90分钟,最后1道分析题没答完。问题原因是“选择题中的多选题纠结时间过长,尤其是马原多选题,反复犹豫不敢选”。调整方案:一是“限时做选择题”,用计时器设定50分钟,到点不管有没有做完都停笔,避免因小失大;二是“多选题取舍技巧”,遇到不确定的选项,先按第一印象选择,标记出来,做完所有选择题后再回头检查,不纠结单个题目;三是“分析题分点快写”,每道分析题先列3-4个答题要点,再快速展开,避免写太多无关内容浪费时间。
英语:理想时间分配是“阅读40-45分钟,新题型15-20分钟,翻译20-25分钟,写作40-45分钟,完形填空10-15分钟”,第一次模拟时阅读花了60分钟,导致翻译和写作只剩50分钟,作文写得很仓促。问题原因是“阅读中遇到长难句反复精读,浪费时间”。调整方案:一是“阅读长难句快读技巧”,遇到长难句先找主干(主谓宾),忽略次要成分(定语、状语),理解大致意思即可,不影响做题的话不用逐字翻译;二是“按题型优先级分配时间”,先做阅读、新题型、翻译、写作,最后做完形填空(完形填空分值低,性价比不高);三是“写作定时”,小作文15-20分钟,大作文25-30分钟,用计时器提醒,避免超时。
数学:理想时间分配是“选择填空60-70分钟,大题80-90分钟”,第一次模拟时选择填空花了85分钟,大题只剩65分钟,最后2道大题没来得及做。问题原因是“选择填空中的难题死磕,比如第10题高数选择题,花了15分钟还是没做出来”。调整方案:一是“难题跳过策略”,选择填空遇到3分钟没思路的题目,先标记出来,先做后面的题目,等全部做完后再回头攻克;二是“选择填空解题技巧”,多用排除法、特殊值法等快速解题方法,比如求极限时用特殊值代入验证,提高解题速度;三是“大题按分值分配时间”,高分值的大题(如概率论最后一道大题12分)多分配时间,低分值的小题(如线性代数第一道大题10分)合理控制时间,避免在小题上浪费过多时间。
经过两周的调整和模拟,现在全科模拟基本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,而且答题质量也在提升。12月剩下的时间,计划每周进行2次全科模拟,继续优化时间分配,同时针对模拟中暴露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最后补强,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研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