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日 周六 晴
11月政治进入冲刺阶段,分析题成为复习重点。之前做分析题时,总是只答教材知识点,忽略结合时政热点,导致答案缺乏针对性,比如考“乡村振兴”相关题目,只背了“乡村振兴的总要求”,但没结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“农业科技现代化”的时政内容,得分不高。意识到“时政结合”是分析题得分的关键后,开始调整复习策略。
第一步是“系统整理2025年时政热点”:从“学习强国”“考研政治时政资料”中收集2024年11月至2025年10月的时政热点,按“政治类”“经济类”“文化类”“社会类”“生态类”分类整理,每个热点标注“核心内容”“关联考点”。比如“政治类”中的“全国两会精神”,核心内容是“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、深化改革开放重点任务”,关联考点是“毛中特”中的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”“全面深化改革”;“经济类”中的“数字经济发展规划”,核心内容是“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、加强数字安全保障”,关联考点是“马原”中的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“毛中特”中的“新发展理念”。把这些时政热点打印出来,每天花1小时背诵,确保熟悉核心内容和关联考点。
第二步是“搭建‘考点+时政’答题框架”:分析近5年政治真题分析题的参考答案,发现其核心逻辑是“教材考点+时政素材+结合材料分析”,于是总结出通用答题框架:
1. 审题定位:先看题干要求,确定考查的教材考点(如“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……”“结合新发展理念谈谈……”),再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,判断关联的时政热点;
2. 开头表态:用1-2句话点明题干核心问题,结合时政热点引出观点,比如“当前我国正处于……的关键时期(时政背景),……(考点核心观点)是解决……问题的关键”;
3. 分点论述:每点按“考点原理+时政结合+材料分析”展开,比如回答“乡村振兴”相关题目,某一分点可写“‘产业兴旺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(考点原理)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‘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,培育乡村特色产业’(时政结合),材料中提到的‘某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,带动农民增收’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(材料分析)”;
4. 结尾总结:结合时政热点提出对策或展望,比如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(时政背景),我们要继续坚持……(考点观点),推动……(时政目标)实现新突破”。
第三步是“掌握分析题答题技巧”:一是“分点清晰”,用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或“首先、其次、最后”标注,让阅卷老师快速找到得分点;二是“语言规范”,尽量使用教材和时政资料中的规范表述,避免口语化,比如用“新发展格局”而不是“新的发展模式”;三是“结合材料”,每道分析题都要引用材料中的具体内容,避免脱离材料只答知识点,比如材料中提到“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”,答题时要明确写出“材料中某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,体现了……”。
用这种方法复习后,今天做2025年政治模拟卷的“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”分析题时,能快速定位到“新发展理念”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等考点,结合“数字经济发展规划”的时政内容,按答题框架分点论述,答案更全面,针对性也更强。11月剩下的时间,计划每天做2道分析题,强化“考点+时政”的答题逻辑,同时背诵时政热点和核心考点,为12月的最终冲刺做好准备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