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 周日 晴
7月开始考研政治基础复习,最头疼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(马原)部分,尤其是“唯物辩证法”“政治经济学”里的概念,比如“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”“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”,不仅抽象难理解,还容易混淆,听基础课时好像懂了,课后做题又完全分不清,错题率特别高。
为了攻克马原难点,我决定用“考点清单”的方式梳理知识点:先对照考研政治大纲,把马原分成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”“科学社会主义”3大核心模块,每个模块再拆分成具体考点,比如“马克思主义哲学”下分“唯物论”“辩证法”“认识论”“唯物史观”4个部分,每个部分列出详细的考点清单,包括“概念定义”“核心原理”“真题考频”。
针对易混考点,专门整理了“对比表”,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。比如“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”,在对比表中明确:“同一性”的含义是“矛盾双方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”,关键词是“联系、转化”,真题中常考“祸福相依”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等案例;“斗争性”的含义是“矛盾双方相互排斥、相互对立”,关键词是“区别、对立”,常考“先进与落后”“正确与错误”等案例。再比如“商品的二因素(使用价值和价值)”和“劳动的二重性(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)”,对比表中注明“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,由具体劳动创造;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,由抽象劳动创造”,通过这种对比,能快速区分易混概念。
同时,听基础课时做好针对性笔记,重点记录老师强调的“考点出题形式”和“理解技巧”。比如听“否定之否定规律”时,老师用“种子→发芽→开花→结果→新种子”的案例讲解“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”,我把这个案例记在考点清单旁边,后续复习时看到案例就能联想到原理;老师还提到“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真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,重点区分‘辩证否定’和‘形而上学否定’”,这些出题提示也一并记录,方便后续刷题时重点关注。
用“考点清单+对比表+听课笔记”的方法复习后,马原的难点逐渐清晰起来。今天做马原基础习题时,之前容易混淆的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”“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”题目,现在能准确区分,错题率从60%降到了30%。7月剩下的时间,计划继续用这种方法梳理马原剩余考点,同时开始毛中特的基础复习,争取月底前完成政治所有科目的基础知识点梳理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