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0日 周五 晴
今天正式开启考研备考,首要任务是制定全年复习计划。之前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帖,有人说“早开始才能赢”,也有人说“后期发力更高效”,差点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。冷静下来后,我决定按“基础-强化-冲刺”三阶段拆分目标,每阶段明确核心任务。
基础阶段(1-4月)主要针对英语和数学:英语每天背50个考研核心词,用《考研英语词汇红宝书》按单元推进,搭配每日1篇真题阅读精读;数学从教材入手,先过一遍高等数学同济七版的知识点,每章结束后做课后习题,标记不懂的难点。专业课暂时先收集参考书目,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,避免一开始就陷入复杂知识点的纠结。
强化阶段(5-9月)是提分关键,计划每天学习8小时:上午3小时数学,刷《数学复习全书》并整理错题本,每周复盘1次错题;下午3小时专业课,按章节梳理知识点框架,结合目标院校真题标注高频考点;晚上2小时英语,重点突破翻译和写作,积累作文素材。公共课政治从7月开始,跟着基础课程过知识点,配套做1000题。
冲刺阶段(10-12月)侧重模拟和查漏补缺:每月进行2次全科模拟考试,严格按考试时间进行,适应答题节奏;针对模拟中暴露的薄弱环节,集中时间补强;政治背诵押题资料,英语整理作文模板,专业课回归教材和真题,巩固核心考点。
制定计划时还避开了3个常见误区:一是不追求“时长焦虑”,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,留出1小时运动和休息时间,保证效率;二是不照搬他人计划,结合自己“上午数学效率高、下午适合记忆专业课”的作息特点调整;三是预留弹性时间,每月留2天“缓冲期”,应对突发情况或进度滞后问题。今天把计划写在笔记本第一页,接下来就是一步步落地执行了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