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考生(如理工科、艺术类考生)备考考研政治常面临“无基础、看不懂抽象概念、不知从何入手”的问题,需制定“循序渐进”的备考计划,同时针对性突破入门难点。首先是全阶段备考计划:1. 入门阶段(3月)——用1个月“搭建政治认知框架”,每天1小时,看《考研政治小白入门手册》(如徐涛《政治核心考案》配套入门课),重点了解“5大模块的考查内容和分值占比”(如马原24%、毛中特30%),以及“选择题与主观题的题型特点”,此阶段不刷题、不背诵,目标是“知道政治考什么”;2. 基础阶段(题的题型特点”,此阶段不刷题、不背诵,目标是“知道政治考什么”;2. 基础阶段(4-6月)——每天1.5小时,用“教材+基础课”打基础,教材选肖秀荣《精讲精练》(案例多,适合零基础),基础课听徐涛基础课(幽默易懂),按“马原→毛中特→史纲→思修”顺序学习,马原每学完1章做《1000题》基础题(只做单选),其他模块学完1章做10道单选,重点是“理解知识点,而非记忆”。
3. 强化阶段(7-9月)——每天2小时,重点突破“马原哲学难点”和“毛中特时政关联题”,马原哲学用“案例理解法”(如用“苹果落地”理解“规律的客观性”),整理“哲学思维导图”(如“唯物论→辩证法→认识论”逻辑链);毛中特结合《肖秀荣1000题》时政题,训练“从材料找考点”的能力;史纲用“时间线口诀”记忆(如“1919五四起,1921党成立,1949新中国,1978改开放”);思修重点记“道德和法律的核心概念”(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)。此阶段开始做《1000题》多选,错题按“3步高效法”整理;4. 冲刺阶段(10-12月)——每天2.5小时,跟随主流押题资料(肖四、肖八),优先背诵“主观题押题素材”,做完整真题模考,调整答题速度,零基础考生可适当减少“冷门知识点背诵”,聚焦“高频考点”(如毛中特“新时代思想”、马原“实践与认识”)。
跨考生入门难点突破:1. 马原哲学抽象概念——用“生活化案例”理解,如“矛盾的普遍性”对应“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”,“矛盾的特殊性”对应“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同”;2. 毛中特时政术语——用“关键词拆解”,如“新发展理念”拆解为“创新(科技)、协调(区域)、绿色(环保)、开放(外贸)、共享(公平)”;3. 史纲时间线混乱——用“时间轴APP”(如MindMaster)画时间线,标注“关键事件+意义”,每天花10分钟看;4. 主观题不会写——从“模仿开始”,先抄10道真题主观题参考答案,总结“答题框架”(如“原理+材料+总结”),再尝试自己写。跨考生需避免“因无基础而焦虑”,考研政治重理解轻基础,只要按计划推进,60+分数可实现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