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数学基础阶段:6月教材精读与重点标注指南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6-01 09:30 来源:张老师

考研数学基础阶段(6-8月)的核心载体是“教材”,尤其是同济版系列教材(高数第七版、线代第六版、概率论第四版),它们是考研命题的核心参考依据。但多数考生存在“盲目通读教材”“逐题刷课后题”的误区,导致效率低下。6月作为基础起步期,需掌握“精读+重点标注+针对性做题”的教材使用方法,避免陷入“假努力”。

第一步是教材精读的3个核心步骤,需按“学科优先级”推进(高数>线代>概率论,数学二不考概率论):

1. 先看“章节引言与小结”:每章开篇的引言会明确该章核心内容(如高数“函数、极限与连续”引言指出“极限是微积分的基础”),结尾的小结会梳理核心知识点与逻辑关系(如“本章需掌握极限的5种计算方法、连续的3个判定条件”)。先看这两部分,能快速建立章节框架,避免精读时“迷失细节”。

2. 逐节精读“定义与定理”:重点关注“定义的文字描述+数学表达式+几何意义”(如导数定义,需同时理解“瞬时变化率”的文字含义、“f’(x₀)=lim(Δx→0)[f(x₀+Δx)-f(x₀)]/Δx”的表达式、“切线斜率”的几何意义);定理需牢记“条件+结论+适用场景”,尤其注意“反例”(如“可导必连续,但连续不一定可导”,反例为f(x)=|x|在x=0处连续但不可导)。精读时建议用“不同颜色笔标注”:黑色划定义,蓝色划定理条件,红色划结论。

3. 跳过“复杂推导与偏题”:教材中部分内容超出考研范围(如高数中“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证明”“线代中矩阵秩的深层次数理推导”),这类内容可直接跳过;偏题如“高数课后题中涉及物理竞赛的复杂应用”“概率论中抽象的随机过程证明”,也无需纠结,避免浪费时间。

第二步是2类重点标注方法,帮助后续复习快速定位核心:

1. 按“考频标注”:参考近10年真题考频,在教材知识点旁标注“高频”“低频”“不考”。例如高数中“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单调性与极值”标注“高频”,“曲率与曲率半径”标注“低频(仅数学一/二考)”,“定积分的物理应用(功、引力)”标注“数学一/二高频,数学三不考”;线代中“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”标注“高频”,“矩阵的合同变换”标注“低频”。

2. 按“难度标注”:在个人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旁标注“需复盘”,如“线代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证明”“概率论中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计算”,这类知识点需在后续复习中重点突破,避免“一带而过”。

第三步是课后题筛选原则,避免“逐题刷题”浪费时间:

1. 优先做“奇数题”或“偶数题”:教材课后题通常按“基础题→中档题→难题”排序,且奇数题与偶数题题型相似(如高数教材中“求极限”的奇数题与偶数题,方法一致仅数值不同),选择其中一组(建议奇数题)即可,节省50%做题时间。

2. 跳过“超纲题与重复题”:超纲题如高数中“用欧拉方程求解微分方程”(仅数学一考,但教材课后题中部分拓展题超纲)、线代中“矩阵的广义逆”;重复题如同一类型的简单计算题(如连续10道“求基本导数”的题目,选3-5道练手即可)。

3. 必做“例题延伸题”:教材例题是知识点的直接应用,课后题中与例题题型一致的题目(如例题讲“用洛必达法则求0/0型极限”,课后题中同类极限题)必须做,这类题能巩固例题中的方法,是基础阶段的核心训练内容。

6月教材复习规划参考:第1-2周(6.1-6.14):完成高数第1-3章(函数、极限、连续)精读+课后奇数题;第3-4周(6.15-6.30):完成高数第4-5章(导数与微分、微分中值定理)精读+课后奇数题,每周日花2小时复盘本周标注的“高频”“需复盘”知识点,确保每章核心内容无遗漏。

常见误区:一是“只看教材不做题”,导致知识点无法落地;二是“追求做题数量忽略质量”,一道题没理解透就急于做下一道;三是“不标注重点,后续复习无方向”。按此方法使用教材,6月可扎实掌握高数核心基础,为7月线代、概率论复习做好铺垫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