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数学线代高频考点: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与求解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4-06-15 11:00 来源:张老师

“线性方程组”是考研数学线性代数的“核心枢纽”——它串联起“矩阵秩”“向量组线性相关性”“特征值与特征向量”等多个考点,每年真题必出1道大题(11-12分)+1道小题(4分),占线代总分的30%以上。此考点的难点在于“解的存在性判定”和“基础解系求解”,需紧扣“秩的关系”这一核心逻辑。

首先是3步判定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,线性方程组分为“齐次方程组Ax=0”和“非齐次方程组Ax=b”(A为m×n矩阵,x为n维列向量,b为m维非零列向量),两者判定方法不同:

1. 齐次方程组Ax=0(必有解,至少有零解):解的类型由“系数矩阵的秩r(A)”与“未知数个数n”决定:①若r(A)=n(满秩),则方程组只有零解(如A为3阶可逆矩阵,Ax=0仅x=0);②若r(A)

2. 非齐次方程组Ax=b:解的存在性需满足“系数矩阵的秩r(A)”与“增广矩阵的秩r(A,b)”相等:①若r(A)≠r(A,b),方程组无解(如A为2×3矩阵,r(A)=1,r(A,b)=2,此时增广矩阵出现“0 0 0 | c”(c≠0)的行,无解);②若r(A)=r(A,b)=n,方程组有唯一解(如A为3阶可逆矩阵,r(A)=r(A,b)=3,用克拉默法则或逆矩阵求解);③若r(A)=r(A,b)=r

3. 判定步骤总结:无论齐次还是非齐次,第一步均为“对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化为行阶梯形”(仅行变换,不改变秩和解);第二步“计算秩r(A)”(齐次)或“r(A)与r(A,b)”(非齐次);第三步“根据秩与n的关系判定解的类型”。需注意:初等行变换的核心是“逐列化为首非零元为1,下方元素为0”,例如对矩阵[1 2 3; 2 4 5]做行变换,第二行减去2倍第一行,得到[1 2 3; 0 0 -1],此时r(A)=2。

其次是2类方程组的求解步骤,核心是“先求基础解系(齐次)或特解+基础解系(非齐次),再写通解”:

1. 齐次方程组Ax=0求解(以A为3×4矩阵,r(A)=2为例):

①初等行变换:将A化为行最简形(首非零元为1,其上方元素也为0),如化为[1 2 0 -1; 0 0 1 2; 0 0 0 0];

②确定自由变量:秩r=2,未知数n=4,自由变量个数=4-2=2,选择“非首非零元所在列的变量”为自由变量(如x₂、x₄,令x₂=c₁,x₄=c₂,c₁、c₂为任意常数);

③解出主变量:由行最简形列方程,x₁ + 2x₂ - x₄=0 → x₁= -2c₁ + c₂;x₃ + 2x₄=0 → x₃= -2c₂;

④写基础解系与通解:将解向量拆分为自由变量的线性组合,x= c₁[-2; 1; 0; 0] + c₂[1; 0; -2; 1],其中[-2;1;0;0]和[1;0;-2;1]为基础解系,通解为两者的线性组合。

2. 非齐次方程组Ax=b求解(接上述A,b为某向量,r(A)=r(A,b)=2):

①求特解:令自由变量x₂=0,x₄=0,代入行最简形(增广矩阵),解出x₁、x₃,得到特解η₀(如η₀=[1; 0; 3; 0]);

②求对应齐次方程组Ax=0的基础解系(同上述齐次求解步骤,得到ξ₁=[-2;1;0;0],ξ₂=[1;0;-2;1]);

③写通解:x=η₀ + c₁ξ₁ + c₂ξ₂(c₁、c₂为任意常数)。

常见误区:一是“初等行变换出错”,导致秩计算错误(如行变换时漏减倍数、符号错误),需多练“矩阵行变换”,确保每一步准确;二是“自由变量选择错误”,应选择“非首非零元列的变量”,而非随意选择;三是“通解书写不规范”,需明确标注“任意常数”,基础解系需写为“线性组合形式”。

备考建议:每周练习2-3道线性方程组大题(从《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》或真题中选取),重点训练“行变换→秩判定→求解”全流程,做完后对照解析检查“秩的计算”和“基础解系是否线性无关”。1-2周可熟练掌握这一考点,轻松拿下线代核心分数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