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备考:6-8月核心任务与规划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4-06-01 10:00 来源:张老师

考研数学备考的“基础阶段”(6-8月)是后续强化、冲刺的核心前提,尤其对数学基础薄弱(如本科数学成绩不理想、跨专业考生)的同学,此阶段直接决定后期提分效率。基础阶段的核心目标不是“刷难题”,而是“理解概念、吃透教材、熟练公式、掌握基础题型”,需按“教材+基础题”双主线推进。

第一步是教材梳理,优先选用“同济版教材”(高数:《高等数学(第七版)》;线代:《线性代数(第六版)》;概率论: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第四版)》),这是考研数学命题的核心参考依据。梳理时需注意“抓重点、弃偏题”:高数重点关注“函数极限与连续”“一元函数微分学”“一元函数积分学”“多元函数微分学与积分学”四大模块,占高数总分的80%以上,像“傅里叶级数”“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(数学二不考)”等低频考点可暂放;线代重点梳理“矩阵运算”“线性方程组”“特征值与特征向量”“二次型”,这四大模块逻辑关联紧密,需按“定义→性质→运算”顺序吃透;概率论重点突破“随机事件与概率”“随机变量及其分布”“数字特征”“参数估计”,避免陷入“复杂数理证明”(如大数定律推导),考研更侧重应用。

第二步是公式记忆,需建立“公式体系表”而非孤立背诵。按学科分类整理:高数部分重点记忆“等价无穷小替换公式”(如x→0时,sinx~x、ln(1+x)~x)、“导数基本公式与复合函数求导法则”、“积分公式表(不定积分+定积分)”、“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公式”;线代重点记忆“矩阵乘法法则”“逆矩阵计算公式”“行列式展开定理”“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”;概率论重点记忆“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/分布律(如正态分布、二项分布)”“期望与方差计算公式”。记忆技巧上,建议“结合例题理解”(如记住“分部积分公式∫u dv = uv - ∫v du”后,立即做1道基础分部积分题巩固),每天花20分钟复盘前一天整理的公式,避免“背了就忘”。

第三步是基础题训练,推荐搭配《数学基础过关660题》(或《汤家凤1800题(基础篇)》),每天保证1.5-2小时做题时间。做题时需遵循“三不原则”:不查公式(倒逼自己记忆)、不看解析(先独立思考)、不跳步骤(写清每一步推导过程,避免后期粗心失误)。错题处理需标注“错因”:是概念不清(如混淆“导数与微分的定义”)、公式记错(如把“矩阵转置与逆矩阵的性质”弄混),还是计算失误(如积分计算符号错误),并将错题对应的教材知识点重新回顾,确保“错一道、会一类”。

分周规划参考:第1-4周(6月):完成高数教材前5章(函数极限、导数)梳理+对应660题基础题;第5-8周(7月):完成高数后5章(积分、多元函数)+线代前3章(矩阵、方程组)梳理+基础题;第9-12周(8月):完成线代后2章(特征值、二次型)+概率论全章节梳理+基础题,月末进行1次基础阶段自测(用教材课后题精选100道,限时120分钟),正确率需达到70%以上才算基础达标。

基础阶段常见误区:一是“跳过教材直接刷题”,导致概念理解不透彻,后期做难题时频繁卡壳;二是“追求做题速度忽略质量”,一道题没吃透就急于做下一道,形成“夹生饭”;三是“只学高数忽视线代、概率论”,线代和概率论占总分的40%(数学一/三),后期集中学习会压力过大。按此规划执行3个月,可扎实掌握数学基础,为9月强化阶段做好准备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