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在职备考作息:熬夜vs早起,哪种更适合你?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2-23 11:00 来源:张老师

在职备考作息是“绕不开的话题”:有人觉得“熬夜学习效率高”(晚上安静没人打扰),有人觉得“早起学习更专注”(精力充沛),但盲目跟风容易导致“白天工作犯困、学习进度滞后”。实际上,没有“绝对正确”的作息,只有“适合自己”的作息,关键是根据自身精力特点选择,并保证每天6-7小时睡眠(避免影响工作)。

一、熬夜型作息模板(适合“夜猫子”,晚上精力好、早上起不来的考生)。

核心逻辑:利用晚上19:00-23:00的4小时,完成“深度学习+碎片复习”,早上正常上班,不早起。

具体安排:

1. 18:00-19:00:下班回家+晚餐。快速解决晚餐(避免油腻),饭后散步10分钟(放松大脑,避免久坐)。

2. 19:00-21:00(2小时):深度学习(数学、专业课)。此时大脑状态较好,适合攻克难点,比如刷数学真题、精读专业课教材,每50分钟休息10分钟(拉伸、喝水)。

3. 21:10-22:30(1小时20分钟):碎片复习(英语、政治)。切换科目避免疲劳,比如用1小时背英语单词+做1篇阅读,20分钟刷政治选择题+背高频考点。

4. 22:30-23:00:复盘+准备次日。花20分钟复盘当天学习进度(如“数学刷了5道题,英语背了40个词”),10分钟准备次日学习资料(如把真题、笔记放在书桌),23:00前睡觉(保证7小时睡眠,早上6:00起床上班)。

熬夜型注意事项:避免“熬夜到凌晨”,超过23:30后精力下降,学习效率低且影响次日工作;晚上学习时远离床(坐在书桌前),避免“躺着学”导致犯困;若晚上易饿,准备健康零食(如坚果、牛奶),避免吃甜食(导致血糖波动)。

二、早起型作息模板(适合“早起鸟”,早上精力好、晚上易困的考生)。

核心逻辑:利用早上5:30-7:30的2小时,完成“记忆型学习”,晚上正常休息,不熬夜。

具体安排:

1. 5:30-5:40:起床+简单洗漱。用冷水洗脸(提神),不刷手机(避免分心)。

2. 5:40-6:40(1小时):记忆型学习(英语、政治、专业课背诵)。早上记忆力好,适合背英语单词、政治考点、专业课名词解释,比如用1小时背50个英语词+1个政治高频考点。

3. 6:40-7:30(50分钟):轻度学习+早餐。用30分钟做1篇英语阅读(或刷10道政治选择题),20分钟吃早餐(保证营养,如鸡蛋、牛奶、全麦面包),7:30出门上班。

4. 晚上19:00-21:00(2小时):深度学习。下班后用2小时攻克数学、专业课难点,比如刷数学题、整理专业课笔记,21:00后不再学习(放松大脑),22:30前睡觉。

早起型注意事项:前一天晚上必须22:30前睡觉(保证5.5-6小时睡眠),避免“早起却犯困”;早上学习时打开窗帘(自然光有助于提神),可喝1杯咖啡(适量,避免下午心悸);若冬天不想起床,可设置“渐进式闹钟”(逐渐增大音量),或用“起床后奖励自己1杯热牛奶”的方式激励。

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?用“精力监测表”:连续3天记录每天不同时段的精力状态(1-10分,10分最专注),比如“早上7:00-9:00精力8分,晚上20:00-22:00精力9分”,优先在精力8分以上的时段安排“深度学习”(数学、专业课),精力5-7分的时段安排“碎片学习”(背单词、刷选择题)。无论选择哪种作息,核心是“保证睡眠+固定学习时段”,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才能长期坚持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