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数在职考生数学基础薄弱,且毕业后多年未接触数学,面对高数、线代、概率论时容易“畏难”,加上工作忙没时间系统复习,导致数学成为考研“拖分项”。实际上,考研数学(尤其是数学二)重点在基础,掌握80%的基础题就能拿到100+的分数(满分150),无需攻克所有难点。
第一步:用3个月打基础,聚焦教材核心考点。选择同济版《高等数学》(第七版)、同济版《线性代数》(第六版)、浙大版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(第四版)(数学二不考概率论),每天花1小时看教材:先看章节知识点(重点看定义、公式、例题),再做课后题(只做“基础题”,标记“难题”跳过)。比如高数第一章“函数、极限、连续”,重点掌握“等价无穷小替换”“洛必达法则”,课后题做前10道基础题即可,难题留到后期。
基础阶段要避免两个误区:一是“追求速度”,跳过教材直接看视频课,导致知识点理解不透彻;二是“钻牛角尖”,在偏题、怪题上浪费时间,考研数学真题中基础题占比80%,难点题仅20%,在职党无需纠结。推荐搭配张宇基础班视频(1.5倍速观看),每看1节视频(30分钟),对应做1节教材课后题,强化理解。
第二步:用5个月刷真题,掌握解题技巧。基础打牢后,从近15年真题(2010-2024)开始,每天花1.5小时刷题:前3个月“分章节刷”,比如本周刷“高数第一章真题”,下周刷“高数第二章真题”,每道题先独立做,不会做的标记后看解析,总结解题步骤(如“求极限的3种方法”“求导数的步骤”);后2个月“套卷刷”,每周做2套真题(周六上午9:00-11:30模拟考试),严格控制时间,做完后分析错题,找出“高频错题类型”(如“积分计算错误”“线代行列式求解失误”),针对性补漏。
高数难点要“选择性放弃”:比如“三重积分”“曲线曲面积分”(数学一重点,数学二不考)、“无穷级数”难点题型,在职党若基础薄弱,可只掌握基础公式和简单题型,避免耗时过多。线代和概率论(数学一、三)相对简单,要确保基础题不丢分,比如线代的“矩阵运算”“线性方程组求解”,概率论的“古典概型”“期望方差计算”,这些题型占分比高且难度低,是提分关键。坚持8个月,数学分数可从50分提升到100+,满足多数院校复试线要求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