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备考计划(3-6月)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4-02 09:00 来源:张老师

考研数学(数学一、二、三)的基础阶段(3-6月)核心是“理解定义、掌握定理、会做基础题”,此阶段若追求刷题量或难度,会导致“基础不牢,后期返工”。需按“高数→线代→概率论(数二不考)”顺序推进,每科聚焦核心任务,确保知识点无遗漏。

一、高数基础备考(3-4月,每天2-2.5小时)

推荐教材:同济版《高等数学》(第七版),数二考生可跳过“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”“三重积分”等不考内容。

1. 教材精读(每天1小时):按“章节顺序”精读,重点关注3类内容:一是定义的“文字描述+数学表达式”(如“导数”的定义,需理解“极限趋近过程”);二是定理的“条件+结论+推导过程”(如“罗尔定理”,需明确“闭区间连续、开区间可导、端点函数值相等”三个条件,推导过程可看懂即可,不要求背诵);三是教材中的“例题”(每道例题需独立做1遍,分析“例题用了哪个知识点、解题步骤是什么”)。精读时用荧光笔标记“不理解的内容”(如“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”),后期通过视频课或习题解决。

2. 课后题练习(每天1-1.5小时):优先做“不带星号”的基础题(约占课后题的70%),做题流程为:先看题目→回忆对应知识点→尝试解题→对照答案→标注错误(若计算错,用红笔圈出错误步骤;若知识点遗忘,回到教材找原文)。每章结束后整理“错题清单”,记录“题目编号、错误原因、正确解法”,避免只抄题不总结。4月底前需完成高数教材精读+课后题基础题练习。

二、线代基础备考(5月,每天2小时)

推荐教材:清华版《线性代数》或同济版《线性代数》(第六版),数一、二、三考生内容差异小,需全部掌握核心章节(行列式、矩阵、线性方程组、向量组、二次型)。

1. 教材学习(每天1小时):线代知识点逻辑性强,需“前后关联学习”。如学“矩阵”时,要联系前一章“行列式”(矩阵的行列式计算);学“线性方程组”时,要联系“矩阵秩”(方程组有解的条件)。精读时重点理解“矩阵运算规则”(如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)、“向量组线性相关/无关的定义”(用数学表达式和几何意义双重理解),定理推导可简化(如“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”推导,看懂即可)。

2. 习题巩固(每天1小时):做教材课后题的“基础题+中档题”(约占80%),重点练“矩阵计算”“线性方程组求解”“向量组秩的计算”等高频基础题型。线代计算量大,需养成“步骤规范”的习惯(如矩阵初等变换时标注变换步骤),避免因步骤混乱导致计算错误。5月底前完成线代教材精读+课后题练习。

三、概率论基础备考(6月,仅数一、数三,每天2小时)

推荐教材:浙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第四版),数三考生需重点学“概率论”部分(前5章),数一考生需额外学“数理统计”部分(后4章)。

1. 教材理解(每天1小时):概率论知识点抽象,需“结合案例理解”。如学“随机事件概率”时,用“抛硬币”“掷骰子”案例理解古典概型;学“随机变量分布”时,用“正态分布在实际中的应用”(如成绩分布)理解概率密度函数。精读时重点掌握“概率计算公式”(如加法公式、乘法公式、全概率公式)、“常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”(如二项分布、正态分布),数理统计部分(数一)重点理解“样本均值、样本方差的定义”。

2. 习题练习(每天1小时):做课后题的“基础计算类题目”(如概率计算、期望方差计算),避免过早做“证明类难题”。数三考生6月中旬前完成概率论基础,数一考生6月底前完成概率论+数理统计基础。

四、基础阶段核心任务与误区

核心任务:6月底前完成3件事:1. 高数、线代(数一/三加概率论)教材精读1遍;2. 课后题基础题完成80%;3. 每科整理1份“知识点框架图”(如高数按“函数→极限→导数→积分”梳理逻辑,线代按“行列式→矩阵→方程组”梳理关联)。

常见误区:1. 跳过教材直接用复习全书:教材是基础,复习全书是强化,跳过教材会导致知识点理解不透彻;2. 只做题不整理:错题不总结,下次仍会错,浪费时间;3. 追求难题:基础阶段做难题会打击信心,且偏离考试重点(考研数学基础题占70%)。

基础阶段工具推荐:视频课(基础薄弱可看张宇基础课或汤家凤基础课,倍速播放)、思维导图APP(如XMind,整理知识点框架)、错题本(活页本,按章节分类)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