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法律硕士(法学)暑期强化计划:2个月突破专业课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4-10 09:00 来源:张老师

暑期(7-8月)是法律硕士(法学)复习的“黄金强化期”,此时考生无本科课程干扰,可集中时间突破专业课难点,核心目标是“从‘懂知识点’到‘会用知识点’”——民法、刑法提升案例分析能力,综合课(法理、宪法、法制史)强化考点背诵与论述题答题逻辑。需制定科学的每日计划,避免“盲目刷题”或“只背不练”。

一、每日时间分配:6小时专业课,分“上午+下午+晚上”三段,搭配2小时公共课(政治+英语),确保劳逸结合。

1. 上午(8:30-11:30,3小时):主攻民法或刑法(隔天轮换)。

2. 下午(14:30-17:00,2.5小时):主攻综合课(法理、宪法、法制史,每天1科,3天一轮)。

3. 晚上(19:30-20:30,1小时):复盘当天知识点+整理错题。

二、民法/刑法强化:抓“案例分析”,突破应用难点。

民法与刑法是法硕(法学)专业课的“拉分科目”,暑期需重点提升“知识点与案例的结合能力”,具体计划:

1. 教材复习(1小时/天):以《考试分析》为核心,按“章节”复习,每天推进1-2章,重点标注“真题高频考点”(如民法的“合同效力”“侵权责任”,刑法的“共同犯罪”“罪数形态”),复习时先回顾基础阶段笔记,再精读《考试分析》对应内容,确保理解考点细节(如“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”)。

2. 案例训练(1.5小时/天):使用《法律硕士联考历年真题分类详解》(民法/刑法分册),每天做2-3道案例分析题,按“三步走”训练:①读题:圈画关键信息(如时间、行为、主体关系),明确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(如“甲借钱给乙,乙到期不还,涉及借款合同关系”);②分析:结合知识点判断(如“乙到期不还,构成违约,需承担违约责任”),引用《考试分析》或法条依据(如“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,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债务”);③答题:按“要点+分析”格式书写(如“1. 乙构成违约。理由:甲与乙签订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,乙到期未还款,违反合同约定,符合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。”),对照参考答案调整答题逻辑与语言。

3. 难点突破(0.5小时/天):针对复习中遇到的难点(如民法的“物权变动模式”、刑法的“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的区别”),观看1-2个强化阶段网课片段(如机构老师的难点解析),或查阅《民法典》《刑法典》对应条款,用“思维导图”整理难点逻辑(如用流程图梳理“物权变动的不同情形”),避免难点堆积。

三、综合课强化:抓“背诵+论述”,提升得分效率。

法理、宪法、法制史知识点抽象、记忆量大,暑期需启动系统背诵,同时训练论述题答题能力,具体计划:

1. 背诵(1.5小时/天):使用“关键词背诵法”,不追求逐字逐句记忆,而是记忆考点的“核心关键词”。例如背诵“宪法的特征”,只需记住“根本法、最高效力、民主制度保障、公民权利保障”4个关键词,再展开表述;背诵资料优先选择《考试分析》,或机构整理的“强化阶段背诵手册”(如《法硕联考背诵清单》),每天背诵1-2个章节的高频考点(如法理的“法律解释方法”、宪法的“国家机构职权”、法制史的“唐代罪名”),晚上复盘时通过“关键词默写”检验记忆效果。

2. 论述题训练(1小时/天):每天做1道论述题(从真题中选择),套用“总-分-总”结构,分点采用“定义+内容+意义”模板。例如回答“论述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”:总(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)→分(1. 定义: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根本权利;2. 意义:①保障个人自由,②维护社会公平,③推进法治建设)→总(综上,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现代宪法的本质要求)。答题后对照参考答案,补充遗漏要点(如“促进国家权力规范运行”),优化语言表达。

四、注意事项:1. 暑期复习需“劳逸结合”,每周留1天休息,避免疲劳;2. 民法、刑法案例分析题需“动手写”,不只是看答案,避免“眼高手低”;3. 综合课背诵需“反复回顾”,建议使用“艾宾浩斯记忆表”,每天花10分钟回顾前1-2天背诵的内容,强化记忆;4. 若复习进度滞后,可适当调整每日任务量,但需保证“民法/刑法案例训练”与“综合课背诵”不中断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