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数学是不少考生的「拦路虎」,尤其数学一、二、三的考查范围和难度差异较大,若复习方向错误,易导致时间浪费。本文通过「试卷差异+侧重分析+资料推荐」,帮助考生精准备考数学。
Q1:考研数学一、二、三分别考查哪些科目?适用哪些专业?
三类试卷的考查科目和适用专业明确,具体如下:
1. 数学一:考查「高等数学(56%)+线性代数(22%)+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22%)」,适用专业为工学类多数专业(如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、土木工程)、理学类专业(如数学、物理)。
特点:考查范围最广,难度最高,尤其高等数学中的「曲面积分」「傅里叶级数」,概率论中的「参数估计」「假设检验」为难点。
2. 数学二:仅考查「高等数学(78%)+线性代数(22%)」,不考概率论,适用专业为工学类部分专业(如轻工业技术与工程、农业工程、林业工程)。
特点:考查范围最窄,高等数学中不考「级数」「曲线积分」「曲面积分」,难度低于数学一,适合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。
3. 数学三:考查「高等数学(56%)+线性代数(22%)+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22%)」,适用专业为经济学类、管理学类专业(如金融、会计、工商管理)。
特点:考查范围与数学一相近,但难度较低,高等数学中侧重「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」(如边际成本、弹性),概率论中不考「假设检验」,适合文科跨考经济类的考生。
Q2:数学一、二、三的各科目(高数、线代、概率论)复习侧重点有何不同?
不同试卷的科目侧重点差异明显,需针对性复习:
1. 高等数学:
数学一:重点掌握「函数极限与连续、一元函数微分学、一元函数积分学、多元函数微分学、多元函数积分学、无穷级数、常微分方程」,其中「多元函数积分学(曲面积分、曲线积分)」「无穷级数(傅里叶级数)」为高频难点,需多花时间理解。
数学二:重点掌握「函数极限与连续、一元函数微分学、一元函数积分学、多元函数微分学、常微分方程」,不考「无穷级数」「多元函数积分学(除二重积分外)」,复习时可直接跳过不考内容,重点突破「一元函数微积分」(占高数分值的60%以上)。
数学三:重点掌握「函数极限与连续、一元函数微分学、一元函数积分学、多元函数微分学、多元函数积分学(仅二重积分)、无穷级数(仅幂级数)、常微分方程」,且需关注「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」(如用导数求边际收益、用积分求消费者剩余),这是数学三的特色考点。
2. 线性代数:
三类试卷考查内容基本一致(均考「行列式、矩阵、向量、线性方程组、特征值与特征向量、二次型」),侧重点无明显差异,核心是掌握「矩阵运算」「线性方程组求解」「特征值计算」,这些考点占线代分值的70%以上。
3.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仅数学一、三):
数学一:重点掌握「随机事件与概率、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、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、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、参数估计、假设检验」,其中「二维随机变量分布」「假设检验」为难点。
数学三:重点掌握「随机事件与概率、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、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、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、参数估计」,不考「假设检验」,且侧重「随机变量在经济学中的应用」(如风险评估),难度低于数学一。
Q3:考研数学不同复习阶段(基础期、强化期、冲刺期)该如何选择资料?有哪些高性价比资料推荐?
按阶段选择资料,避免盲目购买,推荐清单如下:
1. 基础期(3-6月):核心是「打基础,理解概念」
教材:高等数学用《高等数学(同济7版)》,线性代数用《线性代数(同济6版)》,概率论用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浙大四版)》,优先看教材中的「定义、定理、例题」,课后习题选做(数学二可跳过不考章节的习题)。
辅导书:《张宇基础30讲》或《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(基础篇)》,配套视频课学习,帮助理解难点(如高数中的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」)。
2. 强化期(7-10月):核心是「提能力,总结方法」
高数:《张宇高等数学18讲》(适合基础较好,追求解题技巧的考生)或《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(强化篇)》(适合基础薄弱,注重步骤的考生)。
线代:《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》(线代权威资料,几乎覆盖所有考点,推荐所有考生使用)。
概率论:《王式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》(适合数学一、三考生,考点总结清晰)。
习题集:《李林880题》(难度贴近真题,推荐多数考生)或《张宇1000题》(难度稍高,适合目标分数120+的考生),重点做「基础篇+强化篇」,错题需整理到错题本。
3. 冲刺期(11月-考前):核心是「练真题,查漏补缺」
真题:《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》(包含1987-2024年真题,适合想刷早年真题的考生)或《李林考研数学历年真题解析》(仅包含2005-2024年真题,解析简洁,适合时间紧张的考生),重点做2015年后真题(题型更贴近当前考纲)。
模拟卷:《李林6套卷》+《李林4套卷》(押题准确率高,难度适中,推荐所有考生);若目标分数130+,可额外做《张宇8套卷》(难度高,用于提升能力)。
Q4:数学基础薄弱(本科高数挂科),选择数学二后,该如何制定复习计划?
按「基础优先,循序渐进」原则制定计划,具体如下:
1. 基础期(3-6月):每天3.5-4小时,先看《高等数学(同济7版)》教材,重点看「第一章函数极限、第二章导数与微分、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、第五章定积分」,每章看完后做课后习题(选做奇数题),再看《汤家凤基础篇》视频课,补全知识点漏洞(如不会求极限,重点听「等价无穷小替换」技巧)。
2. 强化期(7-8月):每天4-4.5小时,用《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(强化篇)》,按章节学习,每章学完后做《李林880题》基础篇,重点总结「求极限、求导数、求积分」的固定方法(如求极限的5步流程:判断类型→等价无穷小替换→洛必达法则→泰勒展开→结果);9-10月学习线性代数,用《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》,配套视频课,重点突破「线性方程组求解」和「特征值计算」。
3. 冲刺期(11月):每天3.5-4小时,做2015-2024年数学二真题,每周做3套,做完后彻底复盘错题(标注错题原因:概念不清/计算失误/方法不对);12月做《李林6套卷》+《李林4套卷》,重点关注「高频考点」和「基础题」(数学二基础题占比70%,确保基础题不丢分,即可拿到90+)。
考研数学复习需「先明确试卷类型,再定侧重点,最后选对资料」,基础薄弱考生无需畏惧,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练习,仍能拿到理想分数(数学二目标分数90-110分)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