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考点是考生参加初试的地点,需按身份类别遵循不同规则选择,2025年考研报考点选择政策如下:
一、应届生报考点选择
应届生(含本科应届生、成人教育应届生)优先选择“本科院校所在地报考点”,若因实习、回家等原因需在异地报名,需满足以下条件:1. 异地报考点明确接收“外地应届生”(查看报考点公告);2. 提供实习证明(需实习单位盖章)或户籍证明(异地为户籍地),部分省份(如江苏、广东)仅允许应届生在院校所在地或户籍地报名,不接受异地实习报名。
二、往届生报考点选择
往届生有两类选择:1. 户籍地报考点:需提供身份证、户口本(首页+本人页),无需工作证明,是最稳妥的选择;2. 工作地报考点:需提供“工作证明+社保缴纳证明”(近3个月社保记录,部分省份要求6个月,如北京、上海),或“工作合同+居住证”,无材料者不可选择工作地报考点,若材料造假被查出,将取消报名资格。
三、异地考生(跨省份报名)特殊要求
异地考生(非户籍地、非院校所在地报名)需额外注意:1. 部分报考点有“名额限制”(如热门城市报考点满额后关闭),建议尽早报名;2. 独立院校、民办院校应届生,需确认本科院校是否有“报考点资质”,若无需选择院校所在地的市级教育考试院报考点;3. 军队退役士兵、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,需选择“专项计划指定报考点”,不可随意选择普通报考点,具体以专项计划公告为准。
注意事项:1. 报考点一旦缴费确认,不可修改,选错需联系报考点撤销报名(仅限报名期内);2. 若目标院校为“报考点”(如部分985院校仅接收本校考生报名),则需选择该院校为报考点,否则需选择户籍地/工作地的市级报考点;3. 可在研招网“报考点动态”栏目查询具体报考点的接收范围与材料要求,避免盲目选择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