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2025考研“非全日制专硕”遇冷:报名人数下降12%,原因何在?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5-08-20 11:30 来源:张老师

2025年考研报名数据显示,非全日制专硕报名人数达78万人,较2024年减少11万人,同比下降12%,这是自2017年非全日制专硕纳入统考以来首次出现报名人数下降。非全日制专硕“遇冷”打破了此前连续8年的增长趋势,背后反映出“就业认可度”“培养质量”“学费成本”等多重问题。

非全日制专硕遇冷的“四大核心原因”:一是“就业认可度不足”,尽管教育部明确“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学历具有同等效力”,但80%的企业在招聘时仍“优先选择全日制研究生”,尤其是国企、事业单位,部分岗位明确标注“仅限全日制学历”;例如,某省级国企2025年校园招聘中,“财务管理岗”要求“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”,非全日制考生连网申资格都没有;二是“培养质量参差不齐”,部分院校非全日制专硕“课程设置与全日制差异大”,且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上课,实践环节流于形式,导致考生“感觉学不到东西”;三是“学费过高”,非全日制专硕学费普遍高于全日制,例如MBA非全日制学费多在10-30万元,工程管理专硕学费5-15万元,远超普通考生经济承受能力;四是“备考时间冲突”,非全日制考生多为“在职人员”,2025年经济环境下,职场竞争加剧,在职人员“加班增多”,难以兼顾工作与备考,导致放弃报名。

面对报名人数下降,院校采取“三大调整措施”:一是“降低学费”,15%的院校下调非全日制专硕学费,例如华东理工大学MBA非全日制学费从28.8万元降至25.8万元,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非全日制专硕学费从8万元降至6万元;二是“优化培养方案”,增加“实践课时占比”,与企业共建“实践基地”,例如浙江大学工程管理非全日制专硕与阿里巴巴合作,安排考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;三是“拓宽招生渠道”,与企业开展“定向培养”,例如华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,为在职员工提供“电子信息非全日制专硕定向培养项目”,学费由企业承担50%。

非全日制专硕未来趋势与报考建议:短期来看,报名人数可能继续小幅下降,但“高性价比专业”(如电子信息、护理学)仍有增长潜力;长期来看,随着“终身学习理念”普及及企业对“在职人才培养”重视,非全日制专硕或逐步回暖。适合报考非全日制专硕的人群包括“已就业且有职业晋升需求”的在职人员,例如互联网行业“技术岗”员工,通过非全日制专硕提升学历以获得晋升机会;不适合“应届毕业生”“希望通过读研转行”的考生,这类考生选择非全日制可能面临“就业难”问题。

报考非全日制专硕需“重点关注”:一是“院校行业认可度”,优先选择“行业特色院校”,如计算机专业选择“电子科技大学”,医学专业选择“首都医科大学”,这类院校非全日制学历在行业内认可度更高;二是“课程设置与工作匹配度”,选择“课程时间灵活”“实践项目贴近工作”的院校,避免因上课时间与工作冲突影响学习;三是“学费与性价比”,结合自身经济条件选择,避免因学费过高导致经济压力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