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经历多轮改革,当前"一委一行两会"框架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,维护金融稳定,以下详解各机构职责与协同机制。
"一委"即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(金稳委),2017年成立,是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顶层机构。主要职责:①制定金融改革发展重大规划;②协调跨部门监管事项(如影子银行治理、互联网金融监管);③评估金融风险,提出应对方案。金稳委的设立解决了此前监管碎片化问题,例如2024年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金稳委协调财政部、央行、银保监会联合出台化解方案。
"一行"指中国人民银行,作为中央银行,核心职能包括:①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(如调整利率、存款准备金率);②维护金融稳定(设立存款保险基金、宏观审慎评估MPA);③负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(如支付系统、征信系统);④外汇管理(制定汇率政策、管理外汇储备)。2023年央行将宏观审慎局升级为宏观审慎管理司,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。
"两会"包括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(银保监会)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(证监会)。银保监会负责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:①审批机构设立与业务许可(如银行开设分行、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);②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(通过CAMELS评级评估银行风险);③保护消费者权益(规范理财产品销售)。证监会专注资本市场监管:①审核IPO与再融资;②监管上市公司与证券公司;③打击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,2024年加大对量化交易的监管力度。
协同机制:①信息共享:建立跨部门数据平台,如央行金融基础数据库与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对接;②联合执法:针对混业经营机构(如金融控股公司)开展联合检查;③应急处置:金稳委牵头制定金融风险应急预案,如2023年中小银行风险处置中,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,银保监会负责机构重组。
发展趋势:监管重点从"分业监管"向"功能监管"转变,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、跨境金融活动的监管;科技赋能监管(如监管沙盒、人工智能监测)提升效率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