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考公/考研寄宿

高三式 半军事化 强化管理 一战成硕

2026考研专业课资料

覆盖全国7万+初试/复试专业课资料

134 5670 7733

各地信息

考研英语新题型解题技巧 订阅+ 进入阅读模式

2024-09-20 14:00 来源: 张老师

考研英语新题型(阅读理解 Part B)占分 10%,虽难度低于传统阅读,但因题型灵活、对逻辑分析能力要求高,成为许多考生的 "失分重灾区"。新题型主要包括 7 选 5、段落排序、小标题匹配三种题型,其中 7 选 5 和排序题难度较大,本文将结合近 10 年真题规律,分享实用解题技巧,帮助考生提高正确率。

7 选 5 题型考查 "段落内上下文逻辑衔接" 能力,解题核心在于找到空缺处与前后文的 "衔接线索"。第一步需快速浏览全文,标记各段首尾句的 "信号词":①代词(this/that/these/those/such/it,如前文提到 "a new theory",后文可能用 "this theory" 衔接);②转折词(however/nevertheless/yet,提示前后文语义相反);③因果词(so/therefore/consequently,提示结果或原因);④并列词(and/also/too,提示同类信息并列)。例如 2022 年英语一 7 选 5 中,空缺处后出现 "this pyramid",前文必然提到 "金字塔" 相关内容,据此可快速锁定选项。

第二步采用 "空格前后句夹击法":仔细阅读空缺处前一句的结尾和后一句的开头,寻找重复出现的 "核心概念"。如 2021 年英语二第 42 题,前句提到 "urban transportation",后句提到 "bus and train systems",可知空缺处需衔接 "城市交通" 与 "公共交通系统",包含这两个概念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。对于位于段首的空缺,重点看后一句的开头;位于段尾的空缺,重点看前一句的结尾;位于段中的空缺,则需兼顾前后。

排除法是 7 选 5 的高效辅助技巧:①排除与上下文话题无关的选项(如前文讲 "环保政策",选项讲 "经济增长" 则大概率错误);②排除含有 "绝对化表述" 的选项(如 must/never/all,除非原文有对应表述);③排除出现新话题却无解释的选项(如突然提到 "人工智能" 但前文未涉及,需有过渡句解释)。完成初选后,需通读全文检查逻辑是否连贯,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。

段落排序题考查 "文章整体结构与逻辑发展" 能力,解题关键在于找到 "段落间的先后顺序线索"。首先确定首段:首段通常具有 "引出话题" 特征,不包含指代前文的代词、转折词,常出现 "research shows that..." "a recent study found..." 等引出观点的表述。近 5 年真题中,首段多为介绍背景或提出问题的段落,如 2023 年英语一排序题首段通过 "global warming" 的现状引出话题。

确定其他段落顺序可采用 "时间线索法":标记段落中出现的时间状语(如 in 1990/by 2020/over the past decade),按时间先后排列。若出现 "first...then...finally" "initially...subsequently...ultimately" 等序列词,可直接确定顺序。例如 2020 年英语二排序题中,段落分别出现 "2005 年""2010 年 ""2015 年",按时间顺序排列即可得出答案。

"重复词链法" 也是排序题的重要技巧:文章围绕核心话题展开,段落间会通过重复关键词建立联系。如某段结尾提到 "renewable energy",另一段开头提到 "this kind of energy",则后者应紧跟前者。若出现 "the former...the latter...",需找到前文提到的两个并列概念,按对应顺序排列。此外,例证关系(for example/for instance)提示例证段应位于观点段之后,如段落 A 提出 "科技促进教育",段落 B 举例 "在线课程的普及",则 B 应在 A 之后。

实战建议:①新题型做题时间控制在 15-20 分钟,不宜过长;②7 选 5 可先做容易确定的空格,缩小选择范围;③排序题若无法确定所有顺序,可先固定有把握的相邻段落(如确定 B 在 C 之后),提高部分得分;④考前集中练习 2019-2024 年真题,总结常考的衔接模式;⑤注意选项中 "干扰项" 的特征(如与原文某句相似但逻辑不符),避免被表面信息误导。

新题型的本质是考查 "篇章逻辑思维",而非单纯的词汇或语法知识。通过系统训练识别衔接线索的能力,多数考生可将正确率提高至 6-8 分,这在竞争激烈的考研中是显著优势,建议结合本文技巧进行专项突破。

THE END  

声明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思研教育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思研教育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